傣族人民生活在天气炎热的亚热带地区,喜爱树荫和溪水,经常会与孔雀、大象等温顺的动物相处。我们会在傣族舞蹈作品中看到水、竹、孔雀、象等元素。而孔雀舞是傣家最爱的舞蹈表演形式。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也都融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特征。今天让我们跟着舞蹈社团的老师一起来欣赏最具傣族舞特色的孔雀舞吧!
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独舞《雀之灵》。
舞蹈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begin=0&count=10&action=list_video&type=15&token=1770499146&lang=zh_CN
杨丽萍以傣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从“孔雀”的基本形象入手,但又超越外在形态的模仿,以形求神,不仅使孔雀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示于观众视野,而且创生出一个精灵般的、高洁的生命意象。
还有北京舞蹈学院舞蹈作品《孔雀飞来》。
舞蹈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ppmsg?begin=0&count=10&action=list_video&type=15&token=1770499146&lang=zh_CN
清风吹拂,细雨轻飘,是孔雀飞来了;芦笙声声歌声悠扬,是孔雀飞来了;芦花绽放,木棉红透,是孔雀飞来了;多么美妙的画卷,多么祥和的图景,在这幅美妙的画卷里走来了一只美丽的孔雀,它步伐轻快,它轻梳羽毛,它随风飞舞。给傣族村寨带来了祥和、带来了幸福,它也和傣族人民一起沉浸于这吉祥欢乐中。这就是傣族女子独舞《孔雀飞来》所表现和营造的舞蹈意象。
孔雀舞的特点
—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三道弯”。 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从胯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动作还是呈三道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脚跟至弯屈的膝,膝至胯。
—孔雀舞的律动: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动作过程为下弧线。脚为勾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这样的舞步模拟了孔雀走路时的步态。
认识了孔雀舞,是不是还不过瘾呢?那就一起来学习孔雀舞的基本手型吧!
1.曲掌,也经常被称作准备手
2.掌形 ,分为立式掌、托式掌形和提腕掌形三种
立式掌:要求虎口张开,向掌心靠拢,四指并拢伸直,手向上翘,掌心向外。
托式掌:掌心向上,手指向外。
提腕掌:掌心向下,手指向外,手背向上。
3.嘴形,模仿孔雀的尖嘴
4.爪形,模仿孔雀的脚爪